毛岸英舊居位于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張集村,1947年11月,年僅25歲的毛岸英遵照毛澤東同志“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”的要求,化名楊永福,來到生活條件十分艱苦、斗爭環境非常惡劣、工作任務十分艱巨的渤海區陽信縣,同陽信人民一起經歷了那段崢嶸歲月,留給了陽信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毛岸英舊居以毛岸英曾經居住過的茅草屋為依 托,將曾經屋內的景象進行一比一還原,并通過先進手段將毛岸英曾經的奮斗故事展示給游客,用以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頑強的革命斗志和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,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愛黨愛國、艱苦奮斗、樂于奉獻。
陽信張集村,魯北一個不起眼的美麗鄉村,卻是毛岸英曾經工作過的地方,它燦爛的紅色傳承照耀著過去、現在和未來,如今成了紅色網紅打卡地。